你可以摆出你汇率观点的理据,但不要说你特别关心穷人,经济学上不存在这种理由,何况你的反对者也同样关心穷人。
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是贱卖中国
薛兆丰
2010年3月30日
薛兆丰
2009年2月18日
有三个因素可以解释欠条激增的现象:一是我们对外国人贡献大,所以换来的欠条多;二是我们对外国人的需索少,所以兑出去的欠条少;三是人民币汇率过低,所以持美元的人都纷纷跑来换取人民币占便宜。这三个因素共同作用,外汇就涌进来了,而人民币流通量也由此激增,形成了通货膨胀。请见我2003年发表的“守住了汇率,引入了通胀”。
在2005年,经济学教授塔洛克(Gordon Tullock)在走廊拉着我问:“中国人只想收藏美钞,却向美国提供真材实料的商品,这是为什么?”我回答:“我知道中国人就是喜欢收藏美钞。”塔洛克摇头:“我想到的唯一解释,就是中国人愚蠢。”过了两个礼拜,我跑到塔洛克的办公室问他:“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,岂不也是很蠢?”塔洛克答:“美国政府是因为一些美国公司有意见,被迫向中国施加压力。美国只是说说,还没做什么;但中国是实实在在地把货物运过来,以过高的价格收藏美元,所以还是中国人蠢。”我说:“美国这么一施加压力,中国人就更不愿意升值了。” 塔洛克了解中国人爱面子的脾气(他曾是驻中国的外交官),听了连连称是。请见我2005年发表的“人民币汇率守得住吗”。
所谓“守不住”,说的是因“守”而引起的“通货膨胀”难以忍受。2003年以来主张以行政的方式压低人民币汇率的人,有意无意地回避了这么做而直接引起的通货膨胀问题。这是所谓“守不住”的含义。要是没有任何代价,中国人要免费为外国人服务,只求囤积欠条,当然没有什么做不到的。
问题是,为外国人干活,自己只是攒欠条,同时还要忍受通货膨胀,这么做值得吗?有人认为值得。张五常从2003年起就反对人民币升值(虽然他也同时自相矛盾地主张人民币与一篮子物品挂钩),反到什么程度?反到他宁愿把外国人的欠条烧掉都不愿意升值的程度。他在2006年发表的“货币问题的三个浅见”中写道:“两年多来我老是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说人民币偏低,压力大,汇率不调高早晚守不住。一年前跟阿康斗气,他坚持人民币的上升压力守不住,我要说把收回来的外汇烧掉他才认输!”
为了抵抗升值而烧掉外汇意味着什么?意味着中国人因烧掉的外汇已经白干了,而因贬值的外汇将来还要白干。只是为了有工作吗?如果只是为了有工作,我自己就能为社会立刻创造20万个工作职位,再琢磨一下就能创造200万个——如果就业者只是是为了有工作。说到底,人们是为了改善生活而工作,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。
有人会说“把收回来的外汇烧掉”只是开玩笑。好像是,但美国奥巴马推出数以兆计的乱花钱大计,美金在过去多年已经、而在未来多年也很可能继续膨胀。这样中国人手上的“活期欠条”和“远期欠条”就必然贬值。本来在今天能换回一个汉堡包的钱,到明天就可能只能换回半个,这效果与“把收回来的外汇烧掉”并无差异。
中国如果不按照市场信号而是出于政策倾向过分压低人民币汇率,那么就会同时导致以下几个后果:(1)外国政府在其本国生产商的施压下要求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;(2)外国广大消费者占便宜;(3)过多外币(欠条)流入中国;(4)中国国内通货膨胀势头加剧;(5)如果国外——尤其是美国——由于其救市计划产生了其本国货币的通货膨胀,那么中国人持有的欠条的实际购买力将下降,意味着中国人过去白干了;(6)中国货过分便宜,导致中国人将来还要白干。
现在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回答的问题是:我们是否为了(1),即不向外国政府屈服,而宁愿同时接受(2)、(3)、(4)、(5)和(6)?
相关阅读:
评论